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寻访乡村工匠 | “大洲刀郎”的最后坚守
来源:三衢客户端
2023-01-31 07:06:08

人物简介:郑秋和,浙江省非遗项目大洲厨刀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衢州市“五星乡村工匠”。

车至衢江区大洲镇石安线公路上的马凉亭附近,“当当当”的敲击声立刻飘进耳朵。循声而去,可见一处不起眼的工棚,门柱两侧的红漆早已斑驳褪色,但依然可辨“大洲七号刀具”几个大字。

进门就是车间,炉膛余温尚存,61岁的郑秋和正在羊角钢砧前抡着大锤,对着半成型的菜刀敲打刀口,他伸出手想与记者打招呼,又不好意思地收回去,手上布满煤灰与尘垢,掌上长满厚厚的老茧,每块指甲上都贴着创可贴。

作为远近闻名的“大洲刀郎”,郑秋和是浙江省非遗项目——大洲厨刀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大洲厨刀制作技艺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经过独特的刀刃淬火技术和打制工艺制成的刀具,具有不崩口、不卷刃、口薄、锋利等特点。

农耕时代的中国,家家户户离不开菜刀、柴刀、肉刀、锄头、镰刀、锤子、斧头等各种刀具和农具。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工兴建汉阳铁厂。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个叫胡同兴的江山人来到大洲,开了家打铁店。两年后,他与大洲本地遗孀郑氏结婚,并将打铁店命名为“胡同兴铁店”。

1943年,得到胡同兴技艺真传的继子郑忠祥另立门户,新开了家打铁店,这就是“大洲七号刀具”的前身。郑秋和回忆,当时大洲老街上已经云集了不少打铁铺,为规范市场秩序,大家约定通过抓阄的方式,以数字命名炉号和铺名。当时他爷爷抓到了七号,便取名“七号铁铺”。

后来,大洲打铁业在时代的浪潮中,由个体生产转向集体化经营,经历了“大洲铁业生产合作社”“大洲机械厂”等时期,最终又消失在历史舞台。

聚散离合之后,只有郑秋和与父亲郑金高等少数铁匠依然选择坚守。1996年,父子俩以“大洲七号刀具店”的招牌重开打铁铺。

郑金高一辈子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大锤,只有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他的心里才踏实。上世纪60年代,他曾在浙江省二轻系统举办的民间手工艺技术大比武中,夺得打制刀具项目的冠军。那枚奖章一直被他妥帖珍藏着,引领着他和儿子郑秋和继续在厨刀制作路上不断精进。

一把“大洲七号”厨刀的诞生过程,一般要经过选铁坯、加温、夹钢、打坯、淬火、抛光、裁剪、打磨、上油等十几道工序,几十年来,郑氏父子坚持手工锻打,他们对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自己的经验沉淀和汗水洗礼。

“现在市场上厨刀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纯机器打制,虽然刀口看上去亮薄,但并不耐用。”郑秋和透露,“大洲七号”厨刀之所以能风靡百年,其秘诀是力求做到每一个细节的专精,做到问心无愧。比如选原料,一定要用上好的中碳钢,“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只有在厨刀的刀口上加钢,这刀才有用。”

如今,年逾耄耋的郑金高已经无法打铁,“大洲七号”刀具全靠郑秋和一人在支撑。早些年,他的身边还有年轻学徒,后来都纷纷离去。

无奈之下,郑秋和只得每天一个人在铁铺里工作12个小时,累了就喝一口浓茶。长期抡锤,也使他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

撑船、打铁、磨豆腐,这是老话说的“世上三事苦”。郑秋和很理解年轻人的选择,他也没打算让自己的女儿来接班。

“如果没有人传承,大洲刀具能坚持多久?”对于记者的疑问,郑秋和轻轻地拍了拍身上的铁屑,盯着厨刀看了眼,淡淡地说了一句:“既然有很多人喜欢我们的刀具,我就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叮叮当当”的声音又开始有节奏地响起,穿过那钢与铁的交融,水与火的碰撞,诉说着这一家四代对一门技艺跨越百年的传承与追求。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