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评
南孔文化的气概、气度、气魄和气韵
来源:衢州晚报
2022-09-28 23:42:17

张朋华

关于南孔文化,现在想了解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困惑,我听到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南孔文化?如果借用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来表达,南孔文化就是四个“为”。

南孔文化是为天地立心的气概。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南孔文化正是发轫于近900年前那个山河破碎的大宋王朝。建炎初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民不聊生,孔子第48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与从父孔传率众孔氏族人扈跸南渡,经过艰难辗转波折,最终在衢州建家立庙,繁衍生息。“建炎昔南渡,阙里此分宅。”当年决定扈跸南渡的孔氏族人怎么会想到靖康耻还未血,便再也无法北归。但国破山河在,人亡道义存,“读圣贤书,所为何事?礼义由贤者出,况吾孔氏之子孙乎”,所以年仅15岁的孔端隐义无反顾地组建孔氏义军“赤心报国,誓杀金贼”,800多年后,中华民族抗日将领孔墉大义凛然,为国守土、视死如归,直至流尽鲜血,气绝身亡。其儿孔相宗抱着“雪国耻,报父仇”的决心,带着“我的头颅与热血,将飞洒在祖国疆场上”的铮铮誓言奔赴前线,南宗族人顶天立地的精神气概至今振聋发聩,不绝于耳。

衢州祭孔

为生民立命的气度。为了在离曲阜千里之外的衢州重新建立家庙,孔氏南宗不抛弃不放弃,在经历了117年、6代衍圣公艰苦卓绝的努力后,终于得到中央政府颁发的诏文。如果从“权以州学为家庙”算起,到定于衢州的新桥街家庙,前后700年间“四庙三迁”,屡建、屡毁、屡迁、屡修,大小修葺数十次,可以说是历经坎坷磨难但从未中断。正因为有了这种坚韧顽强的信念,当蒙古大军入主中原,意图用荣誉和利禄来诱惑孔洙北上袭封衍圣公时,他毅然决然地让出了爵位,宁违荣而不违道。即使是在后来极其艰难的生存条件下,南宗族人仍然踏踏实实地践行孔氏宗族家规家训,从未减弱对先祖先宗的崇仰之情和祭祀之礼。可以说,南宗族人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政权的兴衰更迭、人民生活的安定与否、文化文明的断送与传承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往圣继绝学的气魄。自大宗南渡至衢州,至今已有29代890年。八百多年来,承受“离祖丧家之苦”的孔氏南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先后在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安徽、湖北等地发出众多支脉。他们秉持“诗书传家”的家族精神,或著书立说,传承发展孔子思想,或修撰家谱,衍续“孔子世家”的血脉,或为学官、或为山长,积极传承实践孔子的“平民教育”理念,一代接一代地致力于开拓文化教育事业。南宗历来人才辈出,他们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有在朝为官者,有耕读传家者,他们都廉洁奉公、安分守己,为官者没有贪官,为民者没有刁民、恶棍。他们“剪发易服”,出国留学,紧跟潮流,走在前列;他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中国大陆最后一任奉祀官孔祥楷先生28年如一日地主持修葺孔氏南宗家庙、奔走恢复和改革南宗祭孔典礼,划时代地提出“当代人祭孔”理念。可以说,正是一代代孔氏族人初心如磐、坚守信念,才塑造了衢州等江南地区独有的精神品格。

为万世开太平的气韵。800多年间,在风雨斜阳的岁月更迭里,南孔文化的气概、气度和气魄已深深根植在衢州这座浙西小城的人文底蕴中,不断滋养孕育着新时代儒风气韵的形成。当我们行走于衢州的街巷阡陌,不论是随处可见的“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宣传标语,还是中小学校园里的孔子雕像,或是以漫画、公仔等形式出现在大小场合中的卡通人物“南孔爷爷”等,都不厌其烦地向五湖四海的友人们传递着我们衢州引以为豪的精神标识。而今,赓续文脉、打造文化高地金名片、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已经受到了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高度重视,在努力当好南孔文化遗存守护者的同时,南孔人更深入挖掘、研究阐释南孔文化的人文精神,系统阐述和转化南孔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层基因、核心特征,推动南孔文化全方位、系统性的创新转化、融合发展,真正将南孔文化打造成与阳明文化、和合文化共同为代表的浙江三大文化群,真正让南孔文化成为“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璀璨明珠。

南孔爷爷系列文创产品

我们坚信,站在宋韵文化挖掘弘扬的历史新起点,南孔文化的气概、气度、气魄和气韵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被全世界的人们了解认识,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与浙江精神相结合,凝结成联通钱江、指引万疆的文化标识。

精彩回顾